新闻中心

金成中 韩国极地研究所 seongjkim@kopri.re.kr 1. 韩国极地研究所成立背景 1988年2月,位于南极半岛乔治王岛的世宗基地竣工,标志着韩国的极地研究正式扬帆启航。次年,韩国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国际地位逐步提升。为建设南极基地,韩国曾向当地派遣考察团,由于依托世宗基地建立研究队伍、系统推...>> 阅读全文
日期: 2024-11-29
来源: 韩国极地研究所 金成中
高伟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gaoweigeo@fio.org.cn 海岸带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的交汇地带,是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物质、能量发生交换最为活跃的空间地带,在地球系统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区域之一;同时,海岸带是各国资源、风光、产业和城市复合度最高,经济...>> 阅读全文
日期: 2024-06-21
来源: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高伟
李燕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liy@nmefc.cn 微塑料污染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本文将就微塑料在近海-大洋中的传输机制机理方面研究进行总结梳理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微塑料的产生。塑料在进入环境之后,在机械、风化、生物分解等作用下会逐渐分解,从大塑料变成小塑料,或塑料碎片。...>> 阅读全文
日期: 2023-12-20
来源: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李燕
叶思源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siyuanye@hotmail.com 一、背景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人为活动释放二氧化碳(CO2)是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CO2减排增汇是各国政府控制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滨海湿地包括海草床、红树林、盐沼等,是海岸带...>> 阅读全文
日期: 2023-06-30
来源: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叶思源
白承载 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 海洋ICT·Mobility研究部 baeksj@kiost.ac.kr 想必大家小时候都看过《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讲述了阿龙纳斯教授和尼德乘坐尼摩船长的鹦鹉螺号周游海底的故事。一百多年前,作家儒勒·凡尔纳以潜水艇为素材创作的小说,其想象力令人惊叹,更令人叹服的是手段的具体性。当阿龙纳斯教授...>> 阅读全文
日期: 2023-06-21
来源: 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 白承载
康徒衡 博士 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济州研究所 dohkang@kiost.ac.kr 被誉为国际旅游胜地的济州岛,可以用什么颜色来描述它呢?大海的颜色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就像来客的心情一样千变万化。环绕沙滩的济州沿岸,其颜色给人难以名状的喜悦和美感。笔者之所以在文章的开头提到济州的颜色,是因为今后济州的美丽色彩可能会由于气候变化而...>> 阅读全文
日期: 2022-12-08
来源: 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 康徒衡
张仁诚 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海洋机器人实证中心 isjang@kiost.ac.kr 在港湾等海洋构造物的建造中会进行各种水下工作。在过去,施工主要依靠潜水员在浅水区进行。但是,随着海洋成套设备、海上风电等海上构造物需求的增加,以及水深的不断加深,韩国对水下施工机器人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由于没有自主研发的设备或技术,...>> 阅读全文
日期: 2022-10-08
来源: 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 张仁诚
张贞仁 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经济展望数据研究室 jeongin@kmi.re.kr 全球为应对低增长时代,开始关注基于海洋的经济发展模式。据经合组织(2016年)数据,2010年世界海洋经济活动的规模约为1.5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翻一番。 海洋渔业是指“利用海洋空间中的海洋渔业资源生产和提供海洋商品及服务的工...>> 阅读全文
日期: 2022-09-02
来源: 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 张贞仁
牟泰俊 Oceantech Co., Ltd. system@oceantech.co.kr 东海作为西太平洋的沿岸海域,与朝鲜半岛周边海域相接。它与东亚地区的自然环境,乃至周边国家的经济活动都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近年来,地球变暖导致全球海洋环境变化形势严峻,其中,随着大量的长江泄洪低盐水而产生的东海环境变化,是不容忽...>> 阅读全文
日期: 2021-12-08
来源: Oceantech Co., Ltd. 牟泰俊
洪善旭 代表 (社团法人)东亚海洋共同体 OSEAN sunnyhong@osean.net 海洋塑料垃圾状况恶化展望 2015年,以美国詹娜•贾贝克(Jenna Jambeck)教授为首的多国学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2010年有480万~1270万吨的塑料垃圾流入大海,若以此形势发展下去,预计2...>> 阅读全文
日期: 2021-11-24
来源: (社团法人)东亚海洋共同体OSEAN 洪善旭
近日,《Acta Oceanologica Sinica》在线刊发了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多样性团队的研究成果“Two drifting paths of Sargassum bloom in the Yellow and East China Sea during 2019-2020”(袁超,肖洁,张学雷,傅明珠,王宗灵)。...>> 阅读全文
日期: 2021-09-28
来源: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张学雷、袁超
李在学 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 jhlee@kiost.ac.kr 自然现象只会遵循既定的法则,从来不考虑人类的感受。最近这一个月发生的事件足以让我们检验这句话的真伪。今年夏天,朝鲜半岛周边海域汛期延长,台风频发。美国西部地区的山火让人联想起世界末日,仅靠一张火光冲天的照片就能知道火势的严重性。西伯利亚东北部地区出现了罕见的高温天...>> 阅读全文
日期: 2020-11-19
来源: 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 李在学
于洪军、付腾飞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邮箱:hjyu@fio.org.cn futengfei@fio.org.cn 陆海相互作用区是陆地和海洋两种不同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交汇、存储、运输的区域,该区域的生物多样、地球化学活跃,是全球碳循环和营养盐循环的活跃地区(图1)。同时世界上约40%的人口居住在距离海岸线100...>> 阅读全文
日期: 2020-10-30
来源: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于洪军、付腾飞
当前地球系统数据量已经超过100PB,并且以每年5PB以上的数据量在增长。同时,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各种观测、模拟手段的突破,数据种类在不断增加、数据质量在不断提高。地球系统数据已经具备了大数据的典型特征(4V),即数据量大(Volume)、获取数据速度快(Velocity)、数据类型多样性(Variety)、和数据真实性(Ver...>> 阅读全文
日期: 2019-12-19
来源: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宋振亚
作者:朴文进 山东社科院环黄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邮箱:mjpark5188@naver.com 一、青岛市海洋发展环境 (一)海洋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 上世纪90年代起,山东积极开发“海上山东”工程。2010年,山东成为全国第一批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2011年,“蓝色经济区”开发计划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青岛...>> 阅读全文
日期: 2019-09-18
来源: 山东社科院环黄海发展研究中心 朴文进
第一页 上一页 | 共 18 条记录 共 2 页 当前第 1 页 | 下一页 末尾页 跳到
中韩海洋科学共同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 青岛市崂山区仙霞岭路6号    电话: +86-532-8896-4987    传真: +86-532-8896-4779    邮箱: newsletter@ckjorc.org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364号

  

鲁ICP备1200145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