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极地研究所在北极新型缓步动物中发现独特感觉器官
发布日期:2025-08-01  来源:www.kopri.re.kr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打印

   据悉,韩国极地研究所在北极格陵兰地区发现新型缓步动物,并首次确认了该物种具有在其他缓步动物中未曾观测到的独特感觉器官。该新型缓步动物由韩国极地研究所朴泰润(音译)博士研究团队在2019年东格陵兰实地考察中发现,被命名为“大杯米尔虫(Milnesium grandicupula)”。


   缓步动物俗称“水熊虫”,具有在极端环境下通过暂停新陈代谢维持生存的“隐生(cryptobiosis)”能力。“米尔虫属”(Milnesium)是缓步动物中体型最大且具肉食性的类群,具有捕食其他缓步动物、线虫或轮虫等生物的攻击特性。“大杯米尔虫”体长约0.6-1毫米,其口腔结构较既有物种更为宽大且呈杯状发育,推测可吞咽更大型猎物。这一特征也体现在其的命名上,“grandicupula”在拉丁语中意为“大杯”。


   研究团队利用极地研究所拥有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该新物种进行了精密形态观察,首次在头部中央发现了约1微米(0.001毫米)大小的微型感觉器官。该器官具有独特结构,中央是由薄膜覆盖的圆形构造,外围呈放射状分布着8个微孔。该感觉器官在迄今所有已记录的缓步动物中均未曾发现,其形态与位置特征因与虾类及古生代三叶虫化石中出现的感觉器官高度相似而备受学界关注。


   研究团队指出,这一器官可能为揭示缓步动物与节肢动物之间的进化关联提供关键线索。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5年7月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doi.: 10.1038/s41598-025-067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