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揭示船体清洁废水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发布日期:2025-09-03  来源: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打印

近日,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KIOST)研究团队揭示了水下船体清洁机器人产生的船体清洁废水 (HCW) 对海洋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以“Effects of hull cleaning wastewater on coastal plankton community: a mesocosm experiment”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藤壶、藻类等附着在船体表面的海洋污着生物不仅会降低船速,还会增加燃油消耗和碳排放。为清除这些附着生物,通常会使用防污涂料并利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清洁作业。然而,水下清洁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HCW含有铜(Cu)和锌(Zn)等重金属以及大量悬浮物,可能对沿海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对此,KIOST目前正在开发海洋污着生物管理和评估技术,包括评估HCW排放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KIOST南海研究所生态风险研究团队,通过使用真实海水开展了中尺度(1吨级mesocosm)生态系统试验,首次评估了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附着微藻群落对不同HCW稀释比例(对照组、1%、5%和10%)的响应。

 

结果表明,在HCW浓度较高(超过5%)时,浮游植物种群数量会急剧下降,但浮游动物即使在1%的浓度下也会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反,附着微藻对HCW的耐受性良好,在较高浓度下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此外,研究显示,高浓度的HCW会破坏不同物种之间的平衡,只有少数具有相似特征的物种能够存活下来。这表明高浓度的HCW可能会使海洋食物链变得更加简单,最终削弱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能量循环。

 

此项研究表明,水下清洁机器人产生的HCW并不是简单的污水,而是一个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污染源。该研究有望为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HCW收集和处理标准提供科学依据。